2024年11月15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首届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上,全球首个专注于类器官研究的垂直大模型——Organoids-GPT(O-GPT)正式发布。O-GPT由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苏佳灿教授领导的类器官团队与通信学院徐树公教授领导的GREAT团队联合研发,标志着类器官研究领域在智能化探索中迈入新阶段!
类器官是通过干细胞自组织方式在体外三维培养中形成具备功能的“迷你器官”,是药物开发、疾病研究和再生医学等领域的关键技术。O-GPT的发布填补了类器官领域在垂直大模型应用中的空白,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智能化的知识支持和高效的研究工具。
据介绍,O-GPT基于上海大学“自强5000”超级计算平台构建,依托千卡GPU加速卡等算力,经过数万层数据标注和上千小时训练,实现了业内领先的类器官领域问题解答能力。模型内置覆盖至2024年10月的最新领域知识,支持多语言交互,并能提供带有参考文献的准确、全面且具论据支持的回答。
上海大学科研团队负责人表示,O-GPT不仅提高了研究效率,还通过可查阅的参考文献功能促进了知识共享与传播,展现了智能大模型在学术研究中的独特价值。发布会上,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O-GPT在类器官研究、精准医疗和转化医学中的应用潜力。O-GPT以其高精度的问答能力和广泛的实用性,成为推动类器官领域发展的重要技术助力。
O-GPT不仅体现了上海大学在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实力,更为类器官研究打开了通向智能化的全新大门。未来,随着模型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O-GPT将成为研究人员探索生命奥秘和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工具。
从领域需求出发,创新服务科研。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发展迅猛,各行业垂直领域的大模型纷纷涌现,逐渐从技术迭代转向应用落地。O-GPT的研发和发布正是基于类器官领域的实际需求,对知识精度和应用场景有的放矢地进行优化,展现了人工智能助力生命科学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