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我院苏佳灿教授团队在材料学顶级期刊《SMALL》上发表了关于核酸纳米技术用于骨/软骨再生的重磅综述

创建时间:  2023/04/29  马晓宇   浏览次数:   返回


创伤、肿瘤、感染和先天性畸形引起的骨缺损,以及由创伤和退行性疾病引起的关节软骨缺损和软骨下骨缺损修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成功修复骨和软骨缺损一直是组织工程领域中的一个挑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物材料已经成为骨和软骨再生的一个有前景的解决方案。在众多用于组织工程的生物材料中,基于核酸纳米技术的生物材料,包括DNA和RNA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编程性、低毒性、高细胞亲和力、广泛的可用性和环境安全性,是优秀的候选材料。随着核酸纳米技术的发展,各种核酸组装物已成为具有生物特性和适当理化特性的多功能构件,可以逐步满足骨和软骨再生的需求(图1)。

图1:核酸纳米技术骨/软骨修复的应用

2023年4月29日,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苏佳灿教授研究团队中科院1区杂志Small(IF: 15.153)上发表了题为“Harnessing Nucleic Acids Nanotechnology for Bone/Cartilage Regeneration”的综述文章。本文首先总结了核酸纳米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包括适配体、DNA 砖块、DNA折纸、DNA水凝胶、框架核酸、RNA负载的载体/外泌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图2)。

图2:核酸纳米技术的发展史

接着重点论述了目前核酸纳米技术在提升骨和软骨再生能力及在骨类器官构建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对该技术发展的挑战和未来方向提出了见解。

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苏佳灿教授在解决骨/软骨缺损这一难题时率先在国际上提出了骨类器官概念,通过体外诱导干细胞分化为骨/软骨组织的方式获得生物相容性好的修复材料。而DNA水凝胶等核酸纳米技术的发展有望加速了骨类器官的早日实现(图3)。

图3:骨类器官的发展与核酸纳米技术

上海大学苏佳灿教授、白龙副研究员与西安红会医院周凤金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课题组成员韩亚飞博士、上海罗店医院曹烈虎教授、上海中冶医院李广锋医生为文章的并列第一作者。

上一条:我院苏佳灿教授团队在材料学期刊《Composites Part B》上发表了负载骨功能外泌体的生物可降解水凝胶用于原位骨再生的最新成果

下一条:我院苏佳灿教授团队在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了关于开发肠道类器官和肠道类器官细胞外囊泡在IBD治疗的最新成果